星期一, 7月 31, 2006

讀書心得備存二 童書

What Hearts and Belle Prater's Boy
A Summer to Die
希望在這裡

What Hearts and Belle Prater's Boy 2006/05/03
另外兩本Young Adult童書

Belle Prater's Boy - by Ruth White
小女孩Gypsy的阿姨Belle Prater失蹤了,前一晚還在第二天早上就不見了,留下先生和大約同齡的兒子Woodrow。Belle在很久之前因為某些事離家出走,還嫁給初結識的礦工(?)。還了逃離一切而離家,卻又陷入另一個令她窒息的生活中,是為了這個緣故才消失的嗎?遺留下的小男孩被外祖父母收留照顧,與Gypsy成為好朋友。Woodrow聰明風趣但有外觀上的缺陷(斜眼),Gypsy有頭長而卷的金髮,卻覺得真正的自我被漂亮外表淹沒而不平。另外Gypsy也一直無法忘懷因救人而喪生的父親,或許也因此不能接受繼父。Gypsy一直作惡夢,沒想到惡夢的真相是父親的真正死因,在突如其他的事件中想起整個過程,最後終於能面對一切。

What Hearts - by Bruce Brooks
有點令人難過的故事。一開始主角就在滿心歡喜中被告知父母離異,跟著母親去投靠後來一直無法親近的繼父。他很聰明,很多事都不順利,但他都能一一接受。最後因為母親再離婚被逼再轉學,轉學前與熟悉的女同學告白而且得到正面的回覆(心形的糖果),卻得無奈地離開(其實對方己經把這件事拋在腦後)。難過但是沒問題,他做了他該做的事,令人有種Let it be的感覺。
=== 本文結束 ===

A Summer to Die 2006/04/23
大姊熱愛童書,上次運了很多「箱」回來。雖說是童書,實際上應該是Books for children and youth adults,倒也不光只是童言童語。其實廖也喜歡童書,所以我們書櫃上也有不少的童書。

上次去找大姊時她拿了幾本給我看,這本"A Summer to Die"就是其中之一。作者Lois Lowry是有名的童書作者,她以「記憶受領員(The Giver)」一書得到童書界的大獎紐伯瑞獎(Newbery Medal)。我看過中譯本,故事深沈且引人入勝。

A Summer to Die以兩姊妹為中心,以妹妹的角度敘述她們全家在鄉下暫居約一年間的經歷。姊姊美麗大方,似乎能以笑面對一切,妹妹聰明而敏感(?)。她們在那裡認識了 70歲的屋主,以及一對快有小孩的鄰居,並且成為好朋友。那年夏天發生很多事情,與老人結為好友,跟姊姊吵架,經歷姊姊生病和變化,親眼目睹並用相機記錄嬰兒的誕生,面對並接受姊姊的死亡。故事並不複雜,但我的文辭薄弱,不太能表達出我看完的感受。如果要我用簡單的話來表達,應該是「生與死以及成長」吧。
=== 本文結束 ===

希望在這裡 (Hope Was Here) 2006/05/11
希望在這裡:Joan Bauer原著,趙永芬譯。

手上的電影票快到期了,五一勞動節和廖去華納威秀,到101大樓吃飯逛Page One時看到這本書,隨手翻翻印象還不錯,後來就到政大書城買了。故事很普通,但是看起來很舒服也很振奮。

跟大姊談書時,她會問什麼內容最令我感動。回想那些情節能撼動我,並且想想自己為何受感動,我認為這是很好的練習。當然看過之後滿足地丟開也是一種享受的型式,不一定要這麼嚴肅,只是我不常做前述的練習,覺得可以來做看看。

我喜歡主角每次搬家前在舊工作地點留下自己的標記"Hope Was Here"(主角名叫Hope),我有點明白不得不轉換環境那種不捨的心情,也想起當大學聯考結束,成功嶺下來不知道要住在哪的那種茫然。不過這只是顧影自憐,主角很積極,即使不安也能積極向前。

親生母親來看主角的那一段也讓我感動,剛見面的幾句話就讓母親不快,整個場面冷淡下來。主角難過得想逃離,卻藉助一顆小丑紅鼻子改變一切。或許我是覺得自己很無趣,不擅與人溝通也不會逗人開心而羡慕吧。

結尾的兩章我也非常喜歡,主角對病危的繼父唸出之前被背叛時寫的信,信中說得因為失望使她幾乎想改名不叫「希望」。而繼父卻說如果不是那個壞蛋,主角和她阿姨(繼母)就不會來到這個小鎮。世事經常如此,禍福相倚。

繼父過世後,阿姨本來要關掉餐館,但是大家對繼父的懷念讓遺孀撐過去了,餐館還在繼續經營。主角又然離家求學,但是這次寫下"Hope Was Here"時明白這是她的家,而她會回來的。
=== 本文結束 ===

2 則留言:

tu 提到...

好的童書,經常能夠洗滌塵封已久的童心,讓人因感動而貼近人的本性。

「想想什麼內容最令我感動。回想那些情節能撼動我,並且想想自己為何受感動。」說得真好,這樣應該真的是很好的練習。

努力去體會自己內心想傾聽、想說明的事情。人生在世,除了工作賺錢來求生存,真的該為自己保留心靈的一塊淨土呢。

mph 提到...

說童書也不盡然,兒童青少年讀物大概比較貼切,不過實在太囉唆了。

個人覺得現今的青少年讀物與一般成人小說相比,在情節複雜或構思精巧上實在沒有什麼明確分野,只是不會出現性或強烈的暴力。另外青少年讀物背後想傳達的意念通常比較正面,或許這正是我一看再看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