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28, 2010

「程式員」或「程式設計人員」

有點囉嗦了,另開一篇:

# 4/26:收到公關書了,去他他的,把「程式員」全域換成「程式設計人員」了。混蛋...寫了一封信給編輯:
...
我必須說, 我對你們把[程式員]全部替換成[程式設計人員]非常不滿.
我想你們表達的意思我很明白了, 的確是你們要怎麼改, 我是沒辦法的.

More JS就照這個原則吧, 我也不需要這麼用力.
# 編輯回信:
...
關於「程式設計人員」的翻譯,我們各有立場,
我也詢問過一些電腦工程師,關於這個名詞,他們也大多會說「程式設計」或是「程式設計師」
但是他們還是覺得乾脆就直接叫「Programer」.....
# 4/27:我火了,再回信:
你是找[其他電腦工程師]翻譯, 還是找我翻譯呢?
既然他們說是[程式設計], 那怎麼不把所有[程式員]都代換成[程式設計]呢?

我知道結果不會有變, 既然第一本用了這個詞, 第二本也只能照用. 但是我覺得非常不受尊重, 我想找你們總編抗議. 看要怎麼處理.
# 編輯回信約時間討論,今天上班前談了半個小時。
我提出若出版社執意要用程式設計人員,希望在第一次出現時加譯註,表達譯者不同的意見。總編不希望把這種懸而未決的結果呈現出來,想要再找大家都能接受的用語。但是在我堅持之下,下一本應該會用我所希望的「程式員」。

本來並不覺得這兩個詞有太大的差異,這幾天想想加上和廖討論,發現這樣一改,其實很多味道都跑掉了,覺得傷害很大。六個字實在太長了,而且感覺起來像通稱,用來指稱特定人時怪怪的。跟編輯討論時,拿「好程式員還有壞程式員」作例子,換成「好的程式設計人員和壞的程式設計人員」時,一口氣都快唸不完了。

不管如何,嚕了這幾天,總算有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 end ===

星期六, 4月 24, 2010

重譯心得

四年前不上班時曾經想過順便找出版社,還找到Apress的email去聯絡,回覆譯者版權已經賣出,我只把當整件事就此結束,繼續慢譯。

沒想到機緣巧合,這幾年過去還是實現了。

翻譯依然很有趣,不過還是有點辛苦,而且出版社條件愈來愈糟,公關書兩本,感覺字數也有點取整數,不過由於太多數早已譯好,也不想多說什麼。這次照編輯的建議一次付請,不領版稅。

網路上的翻譯計畫很多人熱心參與,不過我都是以當初自留的譯稿為起點,麻煩點但希望爭議也少一點。

副標也順便譯了,不過應該不會用:
And on Diverse and Occasionally Related Matters That Will Prove of Interest to Software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Managers, and to Those Who, Whether by Good Fortune or Ill Luck, Work with Them in Some Capacity

軟體開發者、設計者與經理,以及那些幸或不幸與其共事者會感興趣的雜論與時事。
處理到一半時廖逛到對岸譯者的網站,幫助很大。只是當看到有人引經據典,我就不行了。像這一位先生的站起初也有訂閱,想看看能不能得到些什麼,看了幾篇後就放棄了。這純粹是我個人的障礙,倒也不是其他人的問題。

跟編輯的來往也挺有趣:
  • 對方對這些大概不熟吧,提到譯名必參考微軟的譯名標準。我去他他的微軟譯名標準,常用的也就算了,不常用的也還不是亂編一通。
  • 譯文中全部都用全型括號,包住中文的還算正常,包住英文的全型括號真是醜。
  • 「當掉」老是改成「當機」
  • Programmer我譯成「程式員」(洗老師的遺毒嗎),編輯一直想要改成「程式師」或「程式設計人員」,被我半翻臉的拒絕了,不知道後來有沒有亂改。廖說喜歡「程式工」,不過這個詞另有用處,平常譯文裡還是用中性點的較好。
  • 老是愛在「不過」、「其實」、「那麼」後面加逗號,我懷疑是為了灌水湊頁數。
  • 跟「不可能」有仇, 一定要改成「無法」;和「等等」也有仇, 一定要拿掉一個;和「不過」也有過節, 老是改成「但」。
  • 覺得「錯」太孤單, 一定要把[誤]抓來作陪。可以我覺得「錯」字其實比較喜歡自己獨處, 要配也要找「亂」來配啊
  • 大概收了「範」的好處, 一定要拆散「例」和「子」, 好讓「範」上了「例」
  • 廖:編輯會問「推導」是什麼意思 (難道她以為是推倒嗎?)
  • 編輯有些遣詞用字很古典,可是竟然看到「提示」被改成「謎之音」,害我噗一聲當場笑出來了

接下來這件事也有點扯:對岸的雜誌要轉載某一篇,大概要取得譯者同意吧。編輯就表示「因為稿費不多,可否以出刊的雜誌來代替呢?」我就很不客氣的回答說,數字再少也應該讓我知道再決定。結果其實根本沒有稿費,早說嘛。或許編輯自有想法,不過令我更不信任出版社了。

結論呢? 就是編輯一定覺得我很嚕。

其實我覺得原作更嚕,譯他的東西挺痛苦的,每次想到那句Up the tata without a tutu就覺得怒。

這次翻譯和以往有些不同:
  • 多了一點歷練之後,某些文字處理起來就比以往好一些。
  • 網路資料愈來愈豐富,如果沒有wikipedia大概是翻不下去的。
  • google譯者工具包是個好東西,雖然譯得很爛,幾乎每一句都是重譯,但是至少可以當字典用。而且更好笑的是,偶而看到某一段自動翻譯的結果非常好,自己覺得無法譯得更好,最後卻發現原來google參考到以前的譯文了...
  • 不過前一檔上班前真的很用力在翻譯,有幾篇我覺得這次沒有翻得比較好。
=== end ===

星期三, 4月 14, 2010

譯者自介

編輯要譯者簡介,就生出這篇文章,既然註定會被亂改,就放在這裡吧...
機械系畢業,勉強混到在職資工碩士。在Windows平台上寫過一點應用程式,碰過一點點的驅動程式。曾與遊戲開發擦身而過,目前從事韌體工作。

很多年前初次看到JT這篇文章,當時興奮得想馬上轉給同事,只是考慮到各人的英文能力就作罷了。幾天下來還是捨不得,於是憑藉著幾年來兼職的一點點基礎,鼓起勇氣寫信給JS請求翻譯許可。JS很爽快地答應了,由於有很多梗看不懂,還陸續問了幾個問題,也都一一回答,我想當時JS比較有空吧。現在信件都已遺失,但是對照日期算算,或許自己是最初的譯者之一,不過這也沒什麼就是了。

譯稿起初放在公司內部的NT server,2005年JS在網站上開了一個專區(http...),就把譯文陸續寄給他的助理(!)整理。或許因為維護太花工夫,後來JS就架設了一個譯者專用的WIKI,也就是現在的http...。2006年初沒有上班,定了一個小小目標要把紙本書的文章譯完,結果也真完成了。後來上班工作纏身,就完全忘了這檔事,偶而想到才會上去替其他人校對。收到XX文化的詢問其實相當驚訝,多年前結下的因緣竟然變成白紙黑字,腦海裡不禁想到某人在史丹佛演講的內容。

其實翻譯JS的文章常會讓我有點難過。並不是說他寫得不好,而是我個人感受到理想和現實間的差距太大,這麼多年了,所屬團隊的JT分數還不到八或九分,而這還是因為有送分題呢。

有位朋友說,JS的觀點當初的確令人耳目一新,但這些年來整個環境已經改變許多。這點我也同意,畢竟很多觀念一直在進步,其實JS本人也是一樣的。但是軟體界如此廣大,總是不斷會有人從中獲得啟發,希望讀者也能有所收獲。
=== end ===

星期五, 4月 09, 2010

4/8聚

今日大雨, 大家還是不遠千里而來,(千里到台中夠用了嗎?),實在是好不開心(回味一下國小作文,好不開心倒底開不開心?應該是開心吧?! 至少我都一直這麼以為)

下午的小馬老師真是N年不見了, N=阿尼老師的結婚週年 XD, 因為太開心了,大家簡直比星巴巴的磨豆機還要吵啊!!!

承蒙TU嫂招待大量香甜水果,打擾了府上週間夜晚的休息, 真是不好意思. 謝謝,謝謝. 小朋友晚上應該睡的很香甜吧?! 哈哈哈. 新居交通便利,生活機能佳,又能鬧中取靜, 是十分難得的住家環境啊!裝璜的用心處處可見,那個塗鴉牆真是棒呆了啦,辛苦值得的啦.
=== end ===

星期一, 4月 05, 2010

就決定了吧。

看起來沒有其他的異議了,就此定案。

日期:四月八日,星期四

下午場
地點:星巴克士林門市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122號1樓(鄰近士林夜市,陽明戲院對面),地圖
時間:老闆娘兩點半左右到,其他人自便。

晚場
地點:蜥蜴新家
地址:不知。
時間:自己吃完晚餐再過去或者帶去TU家吃也可以。
限制:不能太晚。
其他:手邊有小點心的順便帶一點去,老闆娘會帶各式茶包,可以的話請蜥蜴備妥熱水和杯子。

=== end ===